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  >> 统战工作  >> 查看详情

焦灼的美联储,又被逼加息

来源:   日期:2025-04-05 19:59:51; 点击:557 
分享:

据之前媒体报道,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规模将达到17万亿元,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政策正在制定。

此法一待全国人大通过,将首次从国家法律的层面明确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这些都表明了中央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决心和信心,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和制度导向。

焦灼的美联储,又被逼加息

当前,为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统筹运用环保督察、挂牌督办、区域限批等手段,笔者建议,应将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纳入约谈对象,建立媒体和公众共同监督的约谈模式,促使党委主要领导不仅要做地方经济发展的指挥者,也要做地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对环保工作真重视、真抓。为督促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群众环境权益,近年来,环境保护部和各地环保部门相继约谈了一些地方政府负责人。它扭住了问题的关键,切中了问责的要害,抓住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牛鼻子。党政同责的原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首次把规范党政负责人环保职责的条款纳入环境法律修订草案,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由此可见,加强环境保护是党委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而约谈党委负责人也应该成为可能。生态环境损害成因复杂,看似由企业违法排污造成,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决策不当导致的。三是他动,即通过管理体制调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市辖区公安分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均依法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记者:目前,落实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垂直管理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宋世明:正如刚刚所谈,履职方式的转变非常困难。在垂直管理的同时,横向联合执法如何实现,需要思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遏制不住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只有上收权力,从省级层面统筹协调执法力量,才能有效遏制地方保护主义。

在建立乡镇(街道)环保所(分局)的同时,应明确其职责,赋予其一定执法权限,提高执法率。现在除了国家标准,很多地方都有立法权,可以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当地环境标准。

焦灼的美联储,又被逼加息

我们强调数据公开,是指将政府掌握的,除国家秘密、商业信息、个人隐私以外的信息公开。环保监察队伍从省到县(市)分别为环境监察总队、环境监察支队和各区、县(市)环境监察大队,这三队之间存在着上级对下级的业务指导关系,但各自的人财物则归属所在的环保局机关。为什么不是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有业内资深人士解读,与工商、质检等相对单一事项不同,环保工作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需要环保部门参与地方政府宏观决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仔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对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的说明,发现这项改革实际上是垂直管理、双重管理、地域管理三位一体。

垂直管理之前,环境监察、监测队伍作为基层公务员,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行动出发点也多从地方考虑。过去,一提到监管就是执法,就是监察,没有别的。比如,辖区太小可以跨区域设置环境执法机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省以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为独立、公正地开展环境监管执法,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际惯例表明,最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是依法确定强制性标准,然后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总之,只将环境监测监察执法,而不是将整个环保系统实行垂直管理,一方面,倒逼地方政府落实其环保管理责任;另一方面,也能够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强化环境执法效力。

焦灼的美联储,又被逼加息

领导班子配置、内设机构配置、编制与职能匹配﹑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准,都是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相对于执法监管这种事后监管方式,借助风险管理监管属于事中监管。

这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宋世明:实行省以下环保部门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主要有两大现实背景。在重视生态环保建设的今天,这种比较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江苏省常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环安局局长孙国栋认为,省以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为积极应对和满足当前我国公众普遍对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而开启最严格环保监管模式的主要保障,保障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成了环保部门存在的核心价值,可以更好地体现和确立政府着力改善环境的公信力,相对增强环保工作的保障能力,也有利于专业人员的集聚,使环保监管队伍更具专业化和职业化素养。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行政强制权只能由行政机关行使,但目前大多数环境监察执法机构还是事业单位,这就需要在法律授权后,编制部门调整环境监察执法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一位基层监察执法人员认为。归纳起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有3方面动力。

那么,《意见》中都写了什么?垂改真正要往哪条路上走,改革对地方各级相关利益群体及环境管理体系都会起到哪些实质的效用,又会产生哪些具体的问题?相信系统内的同僚们心里又会冒出一连串的问号了。有基层环保人员认为,垂直管理是好事啊,特别对企业来说,以前有些地方可能存在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垂直管理既能减轻企业负担,还能更有效地统筹调配人财物等方面资源,提高队伍专业性和执行力。

行政指导也是环保部门环境监管的重要手段。作为公务员应深刻认识到环境质量改善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积极开展环保工作,改善环境质量。

风险评估、风险警示、定向监管是风险管理的3个基本环节。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市县环保主管部门要分别与省或本级环境监察执法机构签订委托;同时,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权不得委托,行政强制权仍分散在市县。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位列其中。人心的凝聚是机构队伍融合的筋腱。就监管者这一基本元素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有规定必须为,着力点在于优化监管职权、监管资源、监管队伍配置框架,切入点在于改革监管执法体制,切实为提高监管能力扫清体制障碍。另一方面,这是将事中﹑事后监管做实的需要。

记者:现行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存在什么弊端?宋世明:应该看到,现行以块为主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使一些地方重发展轻环保、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使环保责任难以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大量存在。王远鸿表示:中国实现真正绿色发展的路还很长,把垂直管理作为一个契机和起点,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这种监管方式是从大容量的市场主体信息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为精准监管提供决策支持。在事中监管后,地方政府推动统一的信用监管平台建设,包括环保部门在内的政府部门,可以对失信者联合惩戒。

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指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主要指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不过,对环保机构来说,本来地方环境监管力量就很薄弱,一下子没有了眼睛(监测),又少了腿(监察执法),新环保法要求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管管理,下一步该怎么管?需要进一步理顺。

从现代政府治理的角度考虑,最关键的配套应该是政府与社会共治,让地方政府更加自觉、自愿、主动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县环保局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必须结合现有派出机构的法律授权。现在人财物都是由地方政府配给,环境监察不过是地方政府的一把剑,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砍砍,不需要的时候就收在仓库里。据了解,重庆市早在10年前就将其环境监察总队升格为副厅级;2012年底,陕西省则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的环境保护执法局,目的都是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环境执法。

首先,在环保局或其他名称的环境保护综合监管部门之下,借鉴陕西等地经验,升格机构,成立副局级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执法监察总队,总队下设正处级内部机构,并由市政府制定专门的《环境执法监察办法》或《环境保护督察方案》,作为保证独立执法的法律依据。在现行政府层级组织架构中,县级环保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手掌再大捂不住天,即使省级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再高,也难以包揽省内所有的环境管理公共事务。其实一些省市也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倒逼企业再不敢违法排污。要落实好垂直管理,需要哪些顶层制度设计?宋世明:有人这样形容不成功的改革,改革前是切肤之爱,失败后是锥心之痛。

相关新闻